入戏太深的演员:3位自杀2位出家,还有靠改名换命的他!
在娱乐圈,演员们经常用各种演技风格来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研究派和实践派!
学术派VS体验派
学术派喜欢站得远远的,像看电影一样;而体验派则像是和角色一起跳舞,完全融入他们的世界。当演员们将角色演得太过投入,就是灭顶之灾!
01 张国荣:人戏不分的悲剧
1992年,陈凯歌准备拍《霸王别姬》,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。为了这个角色,他苦学京剧六个月,甚至在戏外都用程蝶衣的眼神看人。
“我就是那个叫程蝶衣的角色!”这句话成为张国荣入戏太深的最好证明。
02 陈晓旭:永远的”林妹妹”
87版《红楼梦》中,陈晓旭将林黛玉演得入木三分。她为了角色减重到70斤,结果戏拍完后直言:“林姑娘把我的心牢牢钉在了她那儿。”
2007年,她剃度出家,三个月后因病去世,观众感叹:”这下子真没得林妹妹了!”
03 姬培杰:改名出家的”妙玉”
为演好妙玉,姬培杰改名”姬玉”,深入研究佛教文化。戏拍完后,她真的出家为尼,成为真正的修行者。
04 游本昌:从”济公”到真和尚
52岁出演《济公》的游本昌,为了角色吃变质鸡腿,忍受高温拍摄。2009年,76岁的他正式剃度出家,法号”定畅”。
05 段奕宏:改名换命的演员
拍摄《细伟》时,段奕宏(原名段龙)入戏太深,夜夜噩梦。最后听取法师建议改名,才摆脱角色阴影。
06 马广儒:为”贾瑞”殉情
87版《红楼梦》中饰演贾瑞的马广儒,因爱慕陈晓旭未果,终日酗酒,32岁便英年早逝。
07 六小龄童:”猴王”的执念
因孙悟空一角成名的六小龄童,后来将角色”据为己有”,引发诸多争议。
总结
“演戏与生活有点像,可生活可不是演戏嘛!”这句话道出了演员入戏太深的本质问题。陈晓旭的苦情、六小龄童的执念、游本昌的顿悟,共同描绘出艺术工作者的百态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