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宝背后,有这些不为人知的历史
在《国家宝藏》第三季的第一期,节目组为观众揭晓了一个藏了3年的“小彩蛋”。从第一季开始,《国家宝藏》Logo上的“藏”字就让人印象深刻,这个藏在“藏”字中的器物,就是节目介绍的第一件国宝——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。
公元1420年至2020年,紫禁城已经走过整整600年的历史,而这件文物正好见证了紫禁城建成时的重要时刻。它通体绘有翻转的海浪和山形,寓意福山寿海、江山永固,之所以能随着明成祖朱棣一起来到紫禁城,或许也是取了其中的安定(鼎)之意。
每一件文物的诞生,背后都有一段厚重的历史。这尊鼎式炉产于景德镇,景德镇的青花瓷享誉海内外,但要烧造出如此高饱和度的蓝色,需要依靠进口的青料——苏麻离青。
看国宝故事,先看明星飙戏
开播三季,《国家宝藏》的高口碑,不仅在于国宝的精美,更在于形式的“新”。
“我知道,可能现在的我们没办法看到更多的星空,但是在一百年、一千年后,我们一定会看到更广阔更广阔的宇宙。”演员张子枫在节目舞台上坚定地说道。
不同于过去砸锤子式的鉴宝类文物节目,在《国家宝藏》里,观众能看到由老中青三代的明星“飙演技”,但在节目中,明星统统都是配角,段奕宏曾在现场直言:“这个节目最大的主角一定是文物不是明星,我要做的就是用演员擅长的方式帮助大家了解文物。”
文物有过去,更有今生和未来
文物是历史文明的载体,但它们并非永远凝固在昨日的辉煌中,文物不仅连接着历史与博物馆前的游客,还会对当下和未来产生影响。
如节目所说:“回望历史,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,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。而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录文明的基因密码,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传承文明的基因宝库。”